主題文章 01

非洲的全人需要

陳惠雪 傳道 - 大使命中心編輯主任

|回主題文章選單|

一般人心目中的非洲是貧窮的,是旱熱的,還有很多過著遊牧生活的部族。不錯,非洲56個國家(筆者按The World Factbook所列計算之中有18個半數人口在貧窮線以下,另有12個國家資料不詳(參下表)。導致非洲貧窮的原因有多個,香港世界宣明會出版的《世情》2010年4月第103期有這樣的報導:「位於非洲東部的布隆迪,每年均受旱災和洪水所蹂躪,令大多數以務農為生的人民經常面對缺糧,有近一半人口長期營養不良。多年來的內戰和愛滋病肆虐更令不少家庭失去經濟支柱。現時布隆迪就有23萬愛滋病遺孤乏人照顧,其中有許多年紀少少已成為當家,背起家庭的重擔。」頁12)旱災、洪水、戰爭、愛滋病,不單單是布隆迪一個國家的問題,而是非洲國家普遍的問題;再加上貪污、識字率低和帶來的循環性貧窮等,都使非洲這一大片土地瘡痍滿佈。「在非洲作宣教士必須一手拿著聖經,一手拿著涼水。宣教士不單傳音,還要懂得蓋房子、農耕、電腦、車衣、日常醫療等工作。」這是麥陳永萱師母引述非洲華人宣教士的說話(見《世界華人非洲差傳事工咨詢會議彙報》,頁32),可見,非洲所需要的是全人的需要。

貧窮

住屋的需要

少數民族的住屋會是怎樣的?試看非洲內地會在肯尼亞Moffat Bible College的宣教士黃誠培牧師(Rev. James Hwang)所寫便知道:「第一次帶學生到馬薩族(Massai,分散在非洲多國,至今仍保持傳統的文化傳福音時,有機會住進著名的Manyata註)。這是用牛糞混和茅草、泥巴蓋成的小屋,沒有任何窗戶,只有一個出入的門口,又窄又矮,要彎下腰來才能進出。室內滿是炊煙夾雜著牛糞的味道,把烹煮食物的味道都掩蓋了,鼻子也失去了預告晚餐吃甚麼的能力。矮小的一間屋子用幾根木條隔成四區,分別用來作廚房、臥房、飯廳和小牛房(幼小的牛須趕入屋內,以免在夜間被獅子吞吃),這就是他們的三房一廳了。」住慣了高樓大厦的城市人,你可以想像當中的環境嗎?筆者在東非肯尼亞首都內羅比這個大城市的貧民區中,也看到很多殘破不堪的泥屋、木屋、鐵皮屋。幸好非洲地區很多都很乾旱,疾病的傳播(除愛滋病外)速度較濕熱地區為緩慢,否則,死亡人數更不堪問。

糧食的需要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報告中指出,2009年全球饑餓人口共10億2,000萬,非洲撒拉沙漠南地區佔2億6,500萬,近東及北非則有4,200萬。這數字比不上排首位的亞洲太洋區(超過6億),但若以一般指非洲人口約9億來比較,比例相當高。

饑餓大部分來自旱災,非洲年來的的旱情相當嚴峻,香港世界宣明會的《世情》103期這樣報導:「連續三年乾旱,肯尼亞這一帶的農村了無生氣,居民的牲口因為沒有水和草紛紛死去。」(杜若〈發展生計,遏止饑餓〉,頁7)「饑餓是循環性的,饑餓的父母缺乏力量去工作或耕種,因此不能為家庭提供食物,子女都要挨餓。饑餓的懷孕婦女生下體重不足的嬰孩,中度體重不足的兒童,比起營養充足的兒童,死於傳染病的機會高出四倍……饑餓的家庭未能投放資源在將來,因付目前生活已有困難……對於饑餓家庭中的兒童來說,如果沒有外來的力量去打破這饑餓的循環,他們即使得以生存,由於資源匱乏,也難有甚麼發展機會。」(頁1)最令筆者感慨的,是看到津巴布韋一個名叫羅娜的小女孩說出她對生活的感想:「我想世上最快樂的兒童,就是那些不知道有飢餓的兒童。」(頁8)當地乾旱已超過5年了。然而,如果政府或非政府機構加以援助,替人民開鑽水井,或引水源到村子裡,不單靠天雨,便能改善農地的灌溉問題,也可以提供清潔的食水,也能減少兒童腹瀉以至死亡的問題。

教育的需要

華人一般都很關心兒童的教育問題,很積極探討方法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使他們達到更高的教育水平、懂得終身學習等等,很少(甚至是絕無僅有)不懂文字的人。但在非洲,15歲以上能讀寫(識字率)的人數比例並不高:平均識字率在50%以下的有14個國家,而在30%以下的也有3個(參下表)。但這只是平均數字,很多被排在邊緣的少數民族,都是不通文墨的,而且很多仍未有文字,只有語言。筆者曾在肯尼亞一個基督教中心裡遇見一位馬薩族的長者,65歲高齡仍來參加識字班;這也使筆者更明白,翻譯聖經的工作必須配以識字教育的原因。同時,筆者必須為漢族華人很早便有文字而感恩。

另一方面,教育水平低也與饑餓有關。饑餓的兒童很難留在學校裡,很難完成學業,因為他們不能餓著肚子上學,這就剝奪了兒童的未來,也造成了循環性的貧窮。筆者在肯尼亞探訪了多個貧民區的小學,有一些學校得到政府的資助,可以為學童提供一頓午膳,雖然吃的是豆類,卻可能是他們每天唯一的一餐。然而,政府為要提高學校的水平,要獲得這項資助必須符合師資、校舍的要求。可是,多所貧民區的孤兒學校都因缺乏經費而無法達到政府的要求,失去了這項資助,學童也失去了這唯一的飽餐機會,他們需要外來的支援。

醫療的需要

兒童夭折

饑餓的懷孕婦女一般會生下體重不足的嬰孩,中度體重不足的兒童死於傳染病的機會,較營養充足的兒童高出4倍。在發達國家裡,有專門照顧早生或過輕嬰兒的部門,使他們不致夭折,可惜非洲並沒有這項服務,並且由於饑餓和缺乏照顧,嬰兒夭折很常見。在全球嬰兒夭折率最高的20個國家中,有19個在非洲(只有第2位的不在非洲,參下表)。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最新發表的《全球兒童生活概況2010》,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雖大幅減少了,但實際死亡兒童數目仍高達880萬名,當中在出生首月內死亡的逾45%,死於腹瀉的則佔17%。筆者相信,這些死亡的兒童大部分都在非洲。

殘疾問題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報告又提到,因為饑餓和缺乏藥物,加上教育水平偏低,殘障兒童也很多。非洲內地會的資深醫療宣教士白蘭斯福醫生(Dr Bransford)指出,在非洲,身體殘障被視為上天的咒詛,對家庭帶來羞恥,病者的身、心、靈飽受摧殘。白蘭斯福醫生和妻子在肯尼亞的Kijabe一所醫院擔任外科醫生已34年,專門照顧殘疾兒童,包括小兒麻痺症、馬蹄足內翻、腦痲痺、兔唇、燒傷變形、腦水腫等和各類天或後天的身體異常。他在《非洲內地會香港香港區委會銀禧紀念特刊1984-2009中寫道:「透過我們的事工,已有數以千計的人認識主。此外,像索馬里、盧旺達和蘇丹這些封閉且福音工作很難開展的國家,也因為戰亂的緣故,容許我們的醫療團隊進入,我們在當地的工作更吸引了鄰近國家的人前來求醫。」

在香港慶祝銀禧的感恩晚宴上,他說:「我們在醫院有傳福音的自由。」又說,在撒哈拉沙漠以南之地,沒有一個國家有足夠外科醫生治療殘疾人士,醫療需求很大。醫療隊更可以進入索馬里難民營服侍,難民營內有28萬人,大部分都沒有聽聞過福音,主要信奉伊斯蘭教,「我們需要醫療義工。」(見《國度復興報》2009年12月3日網上版)筆者在肯尼亞拜訪白蘭斯福醫生時得知,香港也有幾位義工到醫院服侍,可惜都是短期的,他們需要長期的工人。

疾病問題

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公佈,至2008年底,全球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總人數估計為3,300萬,單是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區已約為2,240萬,而中東及北非則有31萬(資料可從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查閱,筆者從香港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合作中心網頁取得),而全球累積死亡人數最多的10個國家,9個在非洲(只有第2位不屬非洲),有7國家的數字不詳(詳情參下表)。所帶來愛滋病遺孤很多,上文提到布隆迪就有23萬。筆者在肯尼亞也曾探訪一所孤兒院,和一所由傳道人開辦專門收容孤兒的學校,其中有不少是愛滋病的遺孤。

除愛滋病外,瘧疾、結核病在非洲也相當嚴重;尤以瘧疾最為肆虐,只是非由人傳播而已,而愛滋病者也往往因併發肺結核病而死亡。

貧窮、教育水平偏低、居住環境惡劣,都是疾病迅速散播的原因,如何改善?需要有心人士的支援。

心靈的需要

一位傳道同工在探訪非洲後有無限感慨,他說維多利亞湖(Lake Victoria)區的島嶼上,人口有70-80%感了愛滋病毒,是全球比例最高的,他形容這地區為所多瑪與蛾摩拉。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更有三分之二的女性受到這病的煎熬。他說到,一位非洲內地會在當地的女宣教士Christiane形容,這些人都「深深受著靈界的綑綁」,她們需要被釋放,這是空前的傳福音良機。(資料見關國樑傳道《剛果民主共和國歷奇之旅》)。

維多利亞湖是非洲第一大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也是尼羅河的源頭,在肯尼亞、烏干達、坦桑尼亞三個國家的中間,附近包括盧旺達、布隆迪、剛果民主共和國合稱為大湖區,那裡經常發生戰爭,這也帶來很多人命傷亡和心靈創傷。在戈馬(Goma,剛果民主共和東部大城市),有大批戰爭難民滯留,也有數以百計的婦女被兵士強姦,那裡有一所名叫Heal Africa的醫院,是專門收容精神受到傷害的婦女,她們不單身體受到傷害,更因為不能生育下一代而傷痛。她們都需要醫治!

非洲人民需要的,不單是永生盼望的福音,更需要在現實世界得飽足,受尊重。從新聞所知,從中國到非洲來投資、賺錢的華人愈來愈多,非洲國家對中國的投資也愈來愈倚重。作為華人基督徒,你的投資會放在那裡?願神的靈大大的感動人,為非洲人民的需要而獻上。

註:馬薩族是傳統的牧民,並且以饒勇善戰著名。他們有一個所謂Emanyatta,佔地大概400米,是由10多間manyata(單一個屋子的名稱)組成,中間保留了一塊土地,用作牲口休息之用。按照他們的傳統,每一個晉升為長老(elder)的人,都要到Emanyatta裡居住6個月,接受進攻和應戰的訓練。

附表

國家

人口

貧窮線以下人口

(年份)

嬰兒夭折率 / 全球排行

愛滋病累積死亡人數 / 全球排行

識字率(15歲以上能讀寫)

阿爾及利亞

Algeria

34,586,184

(2010/7)

23% (2006)

2.7% / 81

少於1,000 (2007) / 73

69.9%

安哥拉

Angola

13,068,161

(2010/7)

40.5% (2006)

17.8% / 1

 

11,000 (2007) / 27

67.4%

貝寧

Benin

9,056,010

37.4% (2007)

6.3% / 31

3,300 (2007) / 53

34.7%

博茨瓦納

Botswana

2,029,307

30.3 (2003)

1.2% / 143

11,000 (2007) / 28

81.2%

布基納法索

Burkina Faso

16,241,811

46.4 (2004)

8.3% / 13

9,200 (2007) / 34

21.8%

布隆迪

Burundi

9,863,117

68 (2002)

6.3% / 30

11,000 (2007) / 31

59.3%

喀麥隆

Cameroon

19,294,149

48 (2002)

6.2% / 33

39,000 (2007) / 15

67.9%

弗得角

Cape Verde

508,659

(2010/7)

30 (2000)

2.8% / 78

225 (2001) / 103

76.6%

中非共和國

Central Africa Rep.

4,844,927

不詳

10.2% / 7

11,000 (2007) / 29

48.6%

乍得

Chad

10,543,464

(2010/7)

80 (2001)

9.7% / 10

14,000 (2007) / 26

25.7%

科摩羅

Comoros

773,407

(2010/7)

60 (2002)

6.5% / 28

不詳

 

56.5%

剛果民主共和國

Congo DRC

70,916,439

不詳

7.9% / 16

100,000 (2003) / 6

67.2%

剛果共和國

Congo

4,125,916

不詳

7.8% / 19

6,400 (2007) / 41

83.8%

科特迪瓦

Cote D’ivoire

21,058,798

42 (2006)

6.6% / 25

38,000 (2007) / 16

48.7%

吉布堤

Djibouti

740,528

(2010/7)

42 (2007)

5.7% / 40

1,100 (2007) / 71

67.9%

埃及

Egypt

80,471,869

(2010/7)

20 (2005)

2.6% / 82

少於500 (2007) /84

71.4%

赤道幾內亞

Equatorial Guinea

650,702

(2010/7)

不詳

7.9% / 15

370 (2001) / 101

87%

厄立特尼亞

Eritrea

5,792,984

(2010/7)

50 (2004)

4.2% / 64

2,600 (2007) / 56

58.6%

埃塞俄比亞

Ethiopia

88,013,491

38.7 (05/06)

7.9% / 17

67,000 (2007) / 11

42.7%

加蓬

Gabon

1,545,255

不詳

5.1% / 49

2,300 (2007) / 57

63.2%

岡比亞

Gambia

1,824,158

(2010/7)

不詳

6.8% / 23

600 (2003) / 81

40.1%

加納

Ghana

24,339,838

28.5 (2007)

5.0% / 52

21,000 (2007) / 22

57.9%

幾內亞

Guinea

10,324,025

(2010/7)

47 (2006)

6.3% / 32

4,500 (2007) / 46

29.5%

幾內亞-比紹

Guinea-Bissau

1,565,126

(2010/7)

不詳

9.8% / 9

1,100 (2007) / 70

42.4%

肯尼亞

Kenya

40,046,566

50 (2000)

5.4% / 45

150,000 (2003) / 4

85.1%

萊索托

Lesotho

1,919,552

49 (1999)

5.6% / 41

18,000 (2007) / 24

84.8%

利比里亞

Liberia

3,685,076

(2010/7)

80 (2000)

7.6% / 20

2,300 (2007) / 58

57.5%

利比亞

Libya

6,461,454

7.4 (2005)

2.1% / 100

不詳

 

82.6%

馬達加斯加

Madagascar

21,281,844

(2010/7)

50 (2004)

5.3% / 48

少於1,000 (2007) / 75

68.9%

馬拉維

Malawi

15,447,500

53(2004)

8.4% / 12

68,000 (2007) / 10

62.7%

馬里

Mali

13,796,354

(2010/7)

36.1 (2005)

11.4% / 4

5,800 (2007) / 42

46.4%

毛里塔尼亞Mauritania

3,205,060

(2010/7)

40 (2004)

6.2% / 35

少於1,000 (2007) / 76

51.2%

毛里求斯

Mauritius

1,294,104

(2010/7)

8 (2006)

1.2% / 142

少於100 (2001) / 137

84.4%

馬約特島

Mayotte

231,139

(2010/7)

不詳

5.5% / 43

不詳

86%

摩洛哥

Morocco

31,627,428

(2010/7)

15 (2007)

2.9% / 76

少於1,000 (2007) / 80

52.3%

莫桑比克

Mozambique

22,061,451

70 (2001)

10.4% / 6

81,000 (2007) / 8

47.8%

納米比亞

Namibia

2,128,471

2005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

34.9%每天用1美元,55.8%用2美元

4.6% / 57

5,100 (2007) / 44

85%

尼日爾

Niger

15,878,271

(2010/7)

63 (1993)

11.5% / 3

4,000 (2007) / 50

28.7%

尼日利亞

Nigeria

152,217,341

70 (2007)

9.3% / 11

170,000 (2007) / 3

68%

盧旺達

Rwanda

11,055,976

60 (2001)

6.6% / 26

7,800 (2007) / 37

70.4%

聖 赫勒拿島

Saint Helena

7,670

不詳

1.7% / 112

不詳

97%

聖 多美與普林西比

Sao Tome and Principe

175,808

(2010/7)

54 (2004)

5.5% / 44

不詳

84.9%

塞 內加爾

Senegal

14,086,103

(2010/7)

54 (2001)

5.8% / 38

1,800 (2007) / 63

39.3%

塞 舌爾

Seychelles

88,340

(2010/7)

不詳

1.2% / 140

不詳

91.8%

塞 拉利昂

Sierra Leone

5,245,695

(2010/7)

70.2 (2004)

8.0% / 14

3,300 (2007) / 54

35.1%

索 馬里

Somalia

10,112,453

不詳

10.7% / 5

1,600 (2007) / 66

37.8%

南非

South Africa

49,109,107

50 (2000)

4.4% / 61

350,000 (2007) / 1

86.4%

蘇丹

Sudan

41,980,182

(2010/7)

40 (2004)

7.8% / 18

25,000 (2007) / 19

61.1%

斯 威士蘭

Swaziland

1,354,051

69 (2006)

6.7% / 24

10,000 (2007) / 32

81.6%

坦 桑尼亞

Tanzania

41,892,895

36 (2002)

6.8% / 22

96,000 (2007) / 7

69.4%

多 哥

Tongco

6,199,841

32 (1989)

5.5% / 42

9,100 (2007) / 35

60.9%

突 尼斯

Tunisia

10,589,025

(2010/7)

3.8 (2005)

2.2% / 95

少於200 (2007) / 116

74.3%

烏 干達

Ugada

33,398,682

35 (2001)

6.4% / 29

77,000 (2007) / 9

66.8%

西 撒哈拉

West Sahara

491,519

不詳

6.2% / 34

不詳

不詳

贊 比亜

Zambia

12,056,923

86 (1993)

10% / 8

56,000 (2007) / 12

80.6%

津 巴布韋

Zimbabwe

11,651,858

68 (2004)

3.1% / 72

140,000 (2007) / 5

90.7%

資料來源:The World Factbook (www.civ.gov),下載日期:2010年6月2日


《環球華人宣教學期刊》第廿一期,2010年7月。

(本文原刊載在《大使命雙月刊》2010年8月號,蒙允准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