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文章 02

上帝家里的人

唐崇懷牧師國際神學研究院院長

 


|回主題文章選單|

 

生命的摧促和回歸的呼喊

            很多年前,我們教會有一位會友剛加入教會,是東北人—有特別個性,比較強,也比較紮實講話肚裡、嘴裡完全一樣,有話就說。一般來說這位弟兄看來比較剛硬,沒有什麼情感表現。有一次,我們聚會的時候,我斷沒有想到,他竟然顯露出特別脆弱的一面。那時他哭得像一個小孩子一樣,不能想像。原來講道時正講到抗日的事。我念了一首抗戰歌。後來,我就學到了,你要叫一個東北人哭,很容易,你一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他就哭了。其實,不但東北人聽了會哭,經過抗戰的中國人也都會哭了。我很想讀出來,可能我讀不下去。這首抗戰歌是這麼唱: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我有的同胞,
                        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
                        拋棄那無盡的寶藏,
                        流浪!流浪!
                        整日價在關內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
            哪年,哪月,
                        才能夠收回那無盡的寶藏?
                                    爹娘啊,爹娘,
                                    什麼時候,
                                   
才能回到你們的身旁。

 

         我相信這首思鄉的詩,也是一首想家的詩。說實話,人在這個世界上,跟其他動物還會有許多相同的地方。動物中的燕子,逢春都會飛回原巢,北歐還有一種叫旅鼠的動物,在某個特定的時候,生理裡有一種莫名催促的力量,它們會想到一個自己的地方去。這時它們會一個連一個開始跑,不知道要到哪裡去,接著成群成隊同一方向,千萬隻旅鼠壯烈的繼續奔跑,最後都投到海裡。海裡的鮭魚豈也不是如此,到了時候,千辛萬苦游回原地。其實,鳥也好,動物也好,鮭魚也好,還有其他活物,就是人也多多少少都會有一種內在的,生命裡面的回歸基因一種無名的渴望,催促人回「家」。到了一定的時候,它們突然會讓我們隱隱聽到故鄉的呼喚,特有的鄉愁,很想回家。

   親愛的弟兄姐妹,今天我與你們用以弗所書1121這段經文來談論上帝的家

            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家。一般來說,你若在外不回家,大致是無家可歸,不然是有家歸不得;還有一個更可悲的事,是不想回家。正如中國古人所說:悲,不如心死!當你沒有心想回家的時候,那是何其悲慘。

            感謝上帝,無論如何,你還會有一個家、是他為人類所預備的家。人活在世界上,就是今天你在這裡生活過得很好,可能你好像有一個很好、溫暖的家。但是,曾幾何時,你的內心仍會有一股莫名的聲音對你說,「起來,回家吧,你應該回家。」這時,你就是擁有一切,但您心靈仍覺空虛;不是因為你沒有產業;不是因為你沒有朋友,乃是你沒有一個家的保障。這個家到底是什麼?這段經文給我們看到了人的真實情境,但也給我們看到那位創造主為人類所預備的佳美的家。讓我們先來看看我們的實際真況,再來看看神的恩召和奇妙的應許和在基督裡無比的福份。

 

一、灰色的人生------離家的遊子          (弗二11-12)

            這段經文(1121)是灰色人生的寫照它讓我們看到人的原形狀態:我們原是沒有上帝、沒有盼望的人。在心理學中說到顏色,我們發現顏色有熱有冷,熱顏色叫人興奮,冷色令人冰涼。「白色」叫人看了有些彷徨淒涼;「黑色叫人家感到陰沉懼怕,但是在所有的顏色中間,有一種顏色,難以形容,英文叫Bleak,中文很難翻譯,不是白、不是黑,也不是灰。是一種難以形容的灰,可以說是沒有顏色。黑有顏色,白也是顏色,灰還有顏色,但Bleak什麼顏色都沒,像是一種的無情,無奈。我想,在形容人生和心境,可能用「灰」還講得過,就用灰色人生來形容。

            當一個人離開上帝的時候,不論你有什麼,或什麼都沒有, 你的人生是一種無情的黯淡淒涼;其實,當人就是什麼都沒有,他還有回一個什麼!可是,當你離開上帝的時候,你的人生是一個淒涼的黯淡,其實,連都沒有,只有的特點和狀態。我把這種人比如離家的遊子。您在這時,可能有一個太太在家裡等你,可能有一個母親盼您回家,也可能一個在家的孩子在您心中向你呼喚,也可能這些人都沒有了,你心中空虛、彷徨。但保羅這裡說,那個時候,你們與基督無關,遠離上帝,遠離了真理,心中沒有底,沒有任何可以抓得住的東西。

            曾經有一個無神論的人,他一生推廣無神論, 他認定根本沒有上帝;其實他這麼認為也就罷了,但是他為著這個沒有上帝的信仰,他極力爭辯,立定心意要打倒那些信有上帝的人。看起來他是蠻成功,也有很多的隨從,他的孩子們也很都隨從他的腳蹤。有一天,當他老了,病得快要死的時候,彌留間,突然對他的孩子說,「孩子啊,你快快為我找一個牧師來,我想信耶穌!」他的孩子對他說:「父親啊,你一生的工作豈不在辯論沒有上帝嗎?你也有著這麼多的隨從,我們這幾個孩子在你身邊,就是要維護你、隨從你的信仰。」就在他臨近死亡邊沿的時候,他對他的孩子們說:「請快一點,我不能再等了。」他的孩子們對他說:「爸,你再堅持一下吧!如果你在死的那一刻,牧師來了,你信耶穌,這不是前功盡棄、功虧一簣嗎?」這位父親在在最後嚥一口氣的時候,竟然說了一句話:「孩子啊,要抓住的是什麼,有什麼可以抓住的呢?」講完,他就走了。

            親愛的弟兄姐妹,人若沒有上帝,那是悲慘中最大的悲慘。你知道耶穌在十字架上說了,「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為什麼離棄我?」就是神的兒子都受不了那一種的痛苦,你受得了嗎?我不知道你現在心中在想什麼?但是我知道:一個沒有上帝的人是一個沒有指望的人。聖經說,他在神的應許之外,是局外人。

            我相信我跟你們講過這個故事,解放以前的上海,有一個很有錢的人死了,他死的時候,幾家憂愁,幾家歡。有些人很痛快,認為為富不仁,都是壞人,這有錢人死了再好沒了;也有人認定有錢人都是好人,做了很多善事,就有些人痛哭;那時有一個人,哭了好幾天、好幾周,他的朋友去安慰他,他一點也不受安慰。人就問她,「這個死了的人跟你有什麼關係呢?他是你爸爸嗎?」回答:「不是。」「是你叔叔嗎?」「不是。「那他到底跟你有什麼關係?哭得這麼慘!」他不回答。他的朋友不斷追問,到最後,他倒爽快地回了一句話,「如果有關係的話,我還哭什麼?就是沒有關係,我才這麼哭得這麼淒慘啊!」

        親愛的弟兄姐妹,如果你跟基督耶穌沒有關係,如果你跟上帝沒有關係,那個生命是淒慘的生命。因為你實實在在是一無所有。其實,上帝並不喜悅你在這樣的狀態裡。當我們離開上帝的時候,當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當我們還不認識他的時候,他已經差遣他的兒子為我們死,且死在十字架上。這就叫做福音。這是耶穌基督來到這個世上所成全的一切。我們感謝上帝!

 

二、家的呼喚:神的恩召 (弗二13-18)

        保羅說,你們從前遠離上帝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裡藉著他的血,已經得親近了。神為你預備一條道路。我們的神是慈愛的神,在他的公義裡面,他審判一切的罪惡;同時他也在他的公義裡面為人預備救恩,讓人無可推諉。把浪子心中的懼怕除去,使浪子隨時可以回家。讓這浪子就在他最淒慘的時候,他想到了他父親的家,他回來了。

            親愛的弟兄姐妹,今天我們要清楚的瞭解,我們是上帝所造的人,他為我們預備一個家,他的家。這個家在呼喚我們,因為救恩已經成全了。

            有人說,我今天不回家,等到有一天我錦衣時才還鄉。但是請你記得,罪不是外面的事情,罪是裡面的事情;罪像麻風病一樣,它不但叫人面孔改變,叫人的四肢癱瘓,更重要是它是身體裡血域的病菌,影響破壞整個生命。你可以穿好的衣服,你可以有高的地位,好的身份;但你的生命裡頭,會像舊約聖經裡的乃縵將軍,當他拿下盔甲、頭盔、脫下外衣的時候,鏡子前,他所看見的是一個腐爛的身體。當你把面具拿下來的時候,你可以在人的面前虛假,我們可以騙得過「神」,我們還可騙得過人,我們甚至騙教會那些尊重我們和我們最尊重的人,但是我們心裡的深處知道,我們的生命到底是多麼的腐爛,多麼的虛偽。

            感謝上帝,在就在這個狀態裡面,上帝為人預備了一個新的生命,這個生命是奇妙,是因他的寶血所成就的救贖。這生命可以吞吃我們的死亡。在耶穌基督裡面,我們可以成為一個新造的人,讓我們可以親近上帝。如果一個麻風病的人,當他顯露自己的時候,人要對他說,「遠離這裡吧!」他自己也要對別人說:「不潔淨了,離開我吧,離開我吧!」但是,當你來到神面前的時候,他會像浪子的父親一樣,遠遠看見這個回頭的浪子,跑過去,抱著他,連連與他親嘴。甚至把上好的袍子、戒指和鞋子那出來給他穿上,使他重新成為他的兒子。

       親愛的弟兄姐妹,這時人會想到怎樣讓這個孩子不會忘記自己曾經違背父母;在神的面前,他要我們有所交待。當然我們所作的事情,我們應當有所交待,但是在耶穌基督裡面這一切都交待了。在基督裡面有赦免,在教會裡面,在神的國度裡面、在神的家裡面,神向我們所要的是,存一顆懺悔的心來到他的面前,讓他赦免我們。當他赦免你以後,你可以成為一個新造的人。什麼時候,我們不肯在神面前交待;什麼時候,我們就會活在罪惡的中間,就活在黑暗中間,為什麼呢?因為他要使我們和睦。

            我常說,基督所成就的和平有三方面的意思,他使人與神和好,使人與人和好,使人與自己和睦。換句話說,沒有什麼可以控告屬神的人。保羅曾說,有什麼可以控告神所稱為義的人?沒有。在基督耶穌裡面,他廢掉了冤仇,當我們回家的時候,我們蒙了完全的收納。在教會裡面,就有這種的事實。當聖經說,這家就是上帝的教會。

            我們感謝上帝,讓我們回家,在教會裡面享受上帝的慈愛,也可以享受家裡的溫暖。雖然教會很多時候還有虛偽的東西,有時還有一些叫人難過的事,但教會還是我們的家,在家裡你可以完全的自由,完全地表達你自己。教會給我們一個保障,讓我們可以說我們要說的,而不是只說應該說的。我們就是有錯誤和各樣的軟弱,神都會包容我們。既然基督怎麼的接納我們,我們也要怎樣彼此接納。我有一個朋友,他說了一句很難過的話,這句話講出來不好,但事實就是如此。他說,「這一生最遺憾的事情就是娶了一個航空小姐作太太。」你知道為什麼?你坐過飛機,你會知道世界上,最客氣,最溫柔的,是飛機上的航空小姐。要茶、咖啡嗎?有什麼需要我可以幫助你的?就是你睡覺的時候,還輕輕給你蓋被單。你要一張報紙,你拿給你,連書刊都會拿來。如果你坐頭等,那就更不必講了。您心裡想:這航空小姐這麼好,娶回家做太太多好。長話短說,他把這航空小姐娶回家,你知道怎麼樣嗎?婚後不久,她一回家,對丈夫說,「老娘,今天累死了!」翹著腳、躺下來。甚麼都不想做。這時他後悔也來不及了。其實,這又有什麼錯。本來回家了,還這麼客套幹什麼?她上班客套是職業要求,是應該的。現在到了家還那麼客套,那就不是人,是機器了。你知道在美國上班有很多種人,有一次,一個黑人上班的時候,老闆看她臉長長的,不大客氣,就對她說:「你上班臉上怎麼沒有笑容?」你知道她他怎麼回答嗎?她回答說:「你付我薪水,笑不包在內。」難怪,你看到在移民局、市政府機構等等職員,個個都面無表情,鐵面無私。他們若對你笑,你會感激的想流淚。

            老實說,在家裡本也當是聽其自然。有人跟我埋怨說,太太在家裡態度不好;老實說,在家裡還要態度好,幹什麼?她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那是她的家啊。家是自由的地方,我告訴你,在教會裡,你也有這個權柄,不是特權;只要叫你不去傷害別人,要做什麼就去做。

            其實,在教會裡, 就算不小心受了傷害或傷害了人,我們都可在主裡彼此饒恕,因為我們是一家人。但是話講回來,有一個永遠不變的事實:在神的家裡,我們有一個最好的家主,就是上帝。我們的主基督藉著聖靈在教會裡運作,管理教會。教會不是屬於任何一個人的,沒有一個人真正在管理教會。那個管理教會的人若不按著神的道來運作的話,他都要跌倒,也要滅沒。因為神藉著他的道,在教會運行,我們在教會一同學習。聖經告訴我們要同受一靈的感動。感謝上帝!當主在十字架廢掉冤仇的時候,我們兩下被他的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

            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說,天下萬有都是你們的。他們有才幹、有恩賜、有學問等等。保羅、亞波羅很有恩賜和學問也都作過他們的教牧。他們樣樣都有,但是他們分門別類,甚至懷疑保羅的權柄,保羅就在第十章講了一句很嚴重的話,「若有人相信他是屬於基督的,他要再想想,他是如何屬基督,我們也是如何屬基督。」其實這背後有很重的假設,因為保羅在哥林多的會友中間,有些人認為他們比別人強,他們比別人高,他們才是真正屬基督的。所以在哥林多的教會裡面,有幾個黨派,屬磯法的,屬保羅的,屬亞波羅的;最後有一派出來說,我們是屬基督的。這派看起來最好,其實是最壞的;因為他們的意思是只有我們是屬基督的,只有我們懂得。故此,保羅說,「若有人自認是屬基督的,他要再想想,他是怎樣屬基督的。」是因為他有權,他屬基督嗎,還是因為他有智慧,他是屬基督的;或是因為他有錢,他是屬基督的;還是因為他有學問,他是屬基督的呢?是因為他很慇勤在教會服事,所以他屬基督嗎?還是因為他很有經歷,所以他是屬基督的呢?想想再想想,後面的一句話常被忽略,「我們也是怎麼屬基督的。你知道怎麼屬基督嗎?是因為神的恩典。我們都是因為神的恩典屬基督的;讓我們能在耶穌基督裡合而為一。不但彼此相愛,也彼此收納;因為基督廢掉了一切的冤仇,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成就和睦,使人與神和好。這些不但是近處的,也是遠處的。我想在這方面我們需要慢慢習。這裡的近處和遠處,好像是地理性,但許多時候,也是時間性。不客氣的說,美國的華人教會有一個問題,我們這些海外的遊子,我們大家內聚力很強,這是沒話說的。但在教會裡,還有些不協和的情況: 台灣人就說我們台灣人,東南亞的就說我們是東南亞的。更進一步說,台灣人又分我們是台灣本省人,你們是台灣外省人。後來,台灣人不再吵了,因為大陸的朋友來了,所以,不管本省、外省的台灣人一起合起來抵制大陸的。你知道嗎?大陸的朋友還有四種:早期來的,六四以前不久來的,六四以後來的,六四的以後的以後來的。還是一樣,雖然不是近處、遠處,還是早期、晚期的。你不要忘記,保羅說這個福音不僅給你們近處的人,也給你們遠處的人,給在基督裡都成為一體的人。為這個緣故,在聖靈的感動之中,我們要回家。這句話我思想了很久,對「起步回家。」我用很多的苦心去瞭解。我們已經在家裡了,怎麼說「我們起步回家呢?」許多時候,我們在家裡不像家人,更像外人。容我不客氣說,我在這個教會28年了,還有人不把我當成是這教會的人。我心中好痛苦,想想,既然如次,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嗎?錯了,這是你的家,你好好的把這個教會當成你的家,你要走出你自己的困於,回家,回到神的家裡。那些已經在家裡的人,要走出那狹小的山頭主義自大的觀念,進到神的家裡面。親愛的弟兄姐妹,這才是我們的家。

 

三、       神家裡的人-----家的溫暖和保障     (弗二 19-21)

            當我們想到今年我們教會的主題的時候。我們再看看我們的總題。當我們說要建造我們的家時,到底是指我們的家庭,還是指教會。老實說,家就是家,你的小家庭需要建造;教會這個大家庭也需要建造,這家是兩方面的。問題是,我們的心底深處有沒有這個家的感受,有沒有家的觀念。為這個緣故,我們在神的家裡可以感受家的溫暖,也有家溫暖的保障。在這兩節經文裡,我們看到兩件事:

第一,我們不再作外人,乃是與聖徒同國。一方面是說我們要定心,另一方面是要從自己的困境中行出來。今天有許多時候,你受洗了,你把自己裝作是外人。你等人來請你,你不把自己當成這個家的人,有事不敢作,為什麼?因為沒有人請你。昨天晚上,我看一些關於老年人的書,因為我發現我們教會的老年人一個一個地走了,我也發現一些老年在教會覺得彷徨,上周我去看廖太太,她103歲,她看到我的時候,眼淚掉了下來,我心中很感動,但我相信她沒有認出我是唐牧師。但是她看到有人來看她,聽她講話,她眼淚就掉下來了。到底是誰,不在乎?後來,我又去看了汪伯伯,你們還記得他吧?他今年100歲,思想清醒,但有點古怪,想東想西。我看的書講到幾個特別關於老人的研究:書上說,有些老年人覺得特別特別孤單,覺得兒女不孝順,所以看看兒女到底孝順不孝順,是否還會想念記得老人家,就故意不打電話給兒女,看看有何反應。不幸的是,兒女不是不孝順,而是忙得忘記了。媽媽等了一個月,很不耐煩,心想再等等看,這個兒子真不孝,等了兩個月,三個月,四個月,到第六個月,兒女打電話來了,說:「媽,我病了!」媽媽回答,「嗯,活該!上帝刑罰。兒女聽了莫名其妙,到底媽媽怎麼了,她想到哪裡去了。以後就再也不敢打電話了。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做作。結果作絹自縛,害人害己。

第二,為什麼我們在家裡不能坦誠、不能很真誠地把自己的心態講出來呢?我們基督裡面既然可以彼此收納,就可恢復家裡的溫暖。你可以這麼做,因為神有保障;因為聖靈在領導你;我們不應當抗拒聖靈的感動,我們不應當越走越遠,因為我們是與聖徒同國,同一個家庭。保羅這裡還說,我們同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我們不僅有神的話傳給我們,還進一步有耶穌基督為房角石[1]。其實,房角石有兩個意義:一是根基的頭一塊石頭,是定型、定向的。但另一方面,特別是在這裡運用的,房角石就是承受各樣重量的最主要石頭,像橋樑一樣的,中間的那塊大石頭,把力量聚在一起;因為它撐得住,所以橋不會倒下來。耶穌基督就是那塊房角石,是聯絡各節的。如果你在教會沒有盡你當盡的本分;如果你在教會覺得孤單,可能只有一個原因:你沒有與基督聯絡得好,也沒有讓基督把你和大家連在一起。願我們在神面前有一個敞開的心,因為神願意我們作他的聖殿,讓我們作他居住的所在,因為聖靈在我們裡面;讓我們看見神的榮耀。神的榮耀與神的榮光不同,神的榮耀未必看見光輝,但是卻是真實,神的榮耀就是顯明神就是神,那就是神的名,就是神的榮耀。

 

四、 結論:榮耀的家,神愛裡的人

 

            親愛的弟兄姐妹,教會是神的家。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說在這個家裡面,有我的份;這個家是我的家,是上帝藉著我建造起來的。不僅有我的份,在建造的過程中也有我的參與。這是真正榮耀的家,我們是神愛裡的人。這才是真正的信仰,真正的信仰的生活,我們可以在主面前歡歡樂樂地說,「主啊,你是我的主,是愛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

            我很小的時候,看過一本書,我相信很多人也看過,是日本的一位姐妹寫的,題目很吸引人,叫《冰點》。書的內容記得模模糊糊,但是有一個情節一直記得,就是書的最後一段話。開頭我就一直在書裡找「冰點」這兩個字,但是一直沒有發現,直到最後,當她所愛的一個人將要死了。她摸著他的身體的時候,作者說,那時他的溫度已經降到了冰點! 就在這時這人輕輕、悲歎的說,「起來吧,起來吧!一個新的日子在等著你。

            親愛的弟兄姐妹,我今天就用這話作個結束。我不知道你心中如何,你對你的人生,對你的家庭,對你的生活,甚至對你的教會,可能沒有好失望,你心裡的溫度似乎也已經降到冰點了。那這是我要像那個人對你說,「回家吧,回家吧,有一個更好的生命在等著你。」 願我們向主打開我們的心,我們願意回來!像我一開始提到的那個人,像抗日時期中國人心頭裡的那個回歸的意識「基因」。當你聽見「我的家在松花江上」的時候,你內裡有一個共鳴說我要回家。同樣的,當你聽見「教會是我的家的時候,但願你內心裡也有一種共鳴,對你說,還等待什麼呢?但願我們就起步回家,我們不要再做作,不要在等待,而是在神的面前真真誠誠的打開我們的心對主說:主啊,我願意回家。」我就是得罪了天,得罪了你,你還可以赦免,就是得罪了弟兄姐妹,大家還可以在主裡彼此接納、彼此饒恕,讓我們彼此把這個家園建立起來,這是一個榮耀的盼望。

 

[1] 參《教會根基的再思》www.josephtong.org; www. 21sz.org

《環球華人宣教學期刊》第八期,2007年4月。

(李玉蓉整理美國加州羅省華人播道會主日崇拜講道20071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