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境探討 01

香港漁民的福音事工研究


麥啟德 - 加州基督工人神學院2007年度道碩畢業生


|回主題文章選單|

引言

         若問那些人吃海鮮最多的?我相信是漁民(俗稱水上人)。我是香港的漁民子弟,幾十年來儘量自我隱藏身份,因為恥於告訴別人自己是漁民世家子弟;直至近年神不斷把無數的漁民和親友那些尚未得聽聞基督的拯救福音、尚未接受基督為救主的失喪靈魂,重重地放在我的心裡,我才很自然地向人表明自己是漁民子弟。神使我認同他們及肯定自己的身份。我選擇香港漁民作為福音未得群體的研究,一方面是我開始對他們有很大的負擔,另一方面是因為在海上作業及休業的香港漁民仍是一個數目相當大的群體,而這個群體現在是被忽略的一個福音未得之民。

香港漁民的歷史[1]

         香港水上居民主要包括三個基本方言群體:客家人、鶴佬及蜑家人(蜑音「旦」);他們以船為家的漁民,也有住在海邊排屋的漁民。據統計,香港開埠初期人口約五千六百五十人,其中水上人就有二千。漁業是19世紀初香港主要的經濟基礎之一。以1841年時赤柱為例,赤柱村是全島最大及最重要的村落,常有為數三百五十多艘大小船艇在此停泊;可見當年赤柱是一個繁忙的漁港。

         香港仔位於港島南面的心臟地帶,覆蓋範圍由海濱公園至魚類統營處,是一個船隻停泊的安穩之地。香港仔的漁民人口自開埠初期便迅速上升,至1934年約有一萬五千人,日本侵港時很多漁民走難,令人口驟降。到1949年後,大批中國人湧到香港,在短短十年間,漁民人數多達一萬人。 

         自六十年代起,住家艇和棚屋大量出現,生活用水、衛生條件很差。後來政府決定興建屋邨,如鴨利洲邨、華富邨和利東邨等,從此不少水上居民遷移到陸上居住。漁農處於70年代,在香港仔石排灣設立研究總站,負責本地及南中國海北部之生物研究,有助穩定此處的漁業。80年代,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漁船裝備更趨現代化,漁船變成一年四季都可捕魚,並可進行遠洋和長時間的海上作業。踏入90年代,不少漁船改善船身設計,發動機使馬力加強,又有先進捕魚設備,大大提高遠洋捕魚的能力、技術和效率。1996年,該處約有四百多艘遠洋漁船,亦有拖網漁船、釣艇及刺網艇等,餘下主要是在近海作業的漁船,包括刺網船、釣艇、圍網船等。

         近七、八年香港漁業出現衰退的現象。由於漁業沒有固定收入,又經常出現虧蝕,經營十分困難,再者上岸的漁民日多,他們多數選擇放棄漁業工作,漁民數目持續下降,漁民均對前景表示悲觀,恐怕漁業將會成為式微行業。[2]

I.        漁民的民生經濟

         漁民本是流動人口,世世代代都是以打漁為生,沒有多受教育的機會,沒有固定的「鄰居」及「社群」。香港主要的「魚市場」─買賣魚獲的地方,是在長沙灣、青山、香港仔、筲基灣等地;比較大的「拖艇」(網艇)、和「蝦艇」都是在這四大漁市場賣掉他們的魚獲。較大的漁船出海十天或以上,視乎魚獲的數量和天氣的情況才決定回港口的日子。一旦遇到天氣變壞或將有颱風接近,他們便盡最後的努力,希望能獲取更多的魚獲和更高的價錢,所以有機會便在風浪中「搏殺」,不怕沉船的危險。當魚船平安回到香港時,他們認為那一個魚市場的價錢好,便會在那個港灣停留數日。因此漁船的流動性非常高,除了一些擁有穩定在某個港灣的「住家艇」漁民,他們的漁船通常都會停泊在「住家艇」旁邊,其他的漁船都會隨處找尋可泊的港灣。

         近三十年,香港急劇發展,沿岸大事填海,很多漁民都遷上陸地居住,加上工商業發展吸引了不少年青的漁民在岸上工作,他們舊有的生活方式已逐漸消失。然而,極大多數的漁民,特別是50年代和60年代出生的漁民,他們都維持打漁作業為生(或是待業)[3]。他們住的岸上地方,就是原有的港灣,例如南區香港仔的石排灣邨、漁光邨、香港仔中心、鴨脷洲邨等,和其中許多的居屋,住的大都是原來的水上人。其他的港灣如筲箕灣、長沙灣、青山灣、西貢、窖西洲、長洲、坪洲等等,仍然有許多漁船停泊在這些海灣內,而漁民則住在海傍的住宅。有老一輩的漁民透露,他們無論如何搬遷都不會離開海水的範圍,因為海就是他們的生命。有些漁民是成功轉行了,但仍是在海上作遊艇的生意,西貢的漁民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據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的統計[4],香港現有4,150艘漁船,約一萬人從事漁業,但是有數以萬計的工人是從珠海一帶隨同漁船在船上工作,他們不用身份証,也不住在陸上,因此難以統計。除此之外,在陸地散居屋邨十多萬的漁民,我們不能說他們不是屬於漁民社區的群體。雖說過往的一百年有不同的宣教士及機構在漁民中服事他們,但除了新一代的漁民子弟外,原有的漁民仍是「文盲」的一代,漁民仍是福音未及的群體。單是香港仔及鴨脷洲的流動漁民及岸上居住的漁民,便有幾萬人[5],而現時僅有基督教的教會,只有香港仔浸信會、鴨脷洲浸信會、及宣道會等三數間,聚會人數共只有數百人。至於鴨脷洲海面傳道會的堂址,已經荒廢及等待拆卸有十年之久。面對這大群福音未及之民,我曾問:主啊,我可以作甚麼?

II.       語言和教育[6]

         蜑家話是香港水上人家的主要方言,由於過去蜑家人多受陸上人的歧視,因此這種口音也成為了被人看不起的口音。過去蜑家人多聚居在香港島香港仔九龍油麻地、新界的西貢等地的避風塘,於市區的蜑家人在1970年代中開始移往岸上居住,至今只有西貢等少數小漁港有保留蜑家口音的蜑家人。

         舊有的漁民多數是「文盲」,知識水平較低,原因是子女自少便要幫助出海捕魚,無暇上學接受教育。然而有些父母都希望下一代能夠改善生活,故此魚類統營處成立初期,在香港仔設立兩所學校,一是田灣的魚類統營處工業中學(現工業中學已拆卸,不復存在),另一所是鴨脷洲小學,兩所學校約有學生一千五百人,大部份是漁民子弟。漁民學校為漁民培養不少人才,知識水平提升了,改善了漁民的生活;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漁民學校已所剩無幾。

III.     宗教信仰[7]

         香港漁民敬鬼神而遠之,日月星辰、天地禾土,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他們膜拜的對象。岸上漁民在門口供奉土地神,他們用木牌或石頭當作「土地公」來拜。漁民相信門口「土地公」可以保佑人口出入平安,禁止妖魔鬼怪進入屋內。可笑的是,這個土地公常常被人誤踢誤踐,出入的人要常常向其賠不是!

         漁民世代供奉祖先「靈位」,有照相的便用相架放在「神檯」上,沒有照相的便以雕刻作為供奉對象。早期逝世的漁民,因沒有墳地,所以船經那一個山邊,遺體便被草草埋葬。清明節時,子孫只可以憑記憶「找回」祖先埋葬的地方,因此往往是胡亂「搵山拜」。

         漁民「問米」(用「靈媒」請來死去先人的靈魂談話)尤其盛行,往往導致邪靈纏身,為害數代。南區主要偶像勢力有「天后」(華富村、香港仔、鴨利洲及黃竹坑)、觀音(淺水灣)、洪聖爺(於鴨利洲大街每年有封路出巡)、大王爺(黃竹坑、香港仔)、大聖廟(香港仔)等。漁民每年最大事慶祝的「誕期」可說是「天后誕」,期內有戲劇(俗稱「神功戲」)免費供人觀看。「天后誕」是漁民的節期,沿至今日,仍是香港一個大節期,影響著普羅大眾,可見香港的「漁民根」是多麼的深。

IV.     權力架構[8]

         漁民的社會是屬於男性主導的族長式家庭管治,最高的權威是父親。父親在世時,無論子女的年齡或婚姻狀況到達那一個階段,在財政及生活上都是要聽從父親。父親一旦去世,縱使母親尚在,父親的家產便會由兒子們平分;無論是未出嫁或已婚的女兒,是沒有分家產的權利。雖然分了家產,但各人都有共同責任,在生活上去供應在生的母親及未婚的姊妹。當然,女子通常一到適婚年齡,便會被安排出嫁,沒有選擇的權利。

         因此,當作家長的歸信基督時,全家的成員都有可能跟隨信主。這種權力架構雖然隨著時代及社會的變遷而有所改變,然而長兄為父、長嫂為母、父母兄弟的長幼之序,在漁民的家庭裡仍然分明。

V.       思想模式與價值觀念

         漁民在海上生活,沒有「土地」的觀念。他們認為有水就有生機,他們的產業都是從海而來,因為有了漁獲,就有錢買船、造船。另一方面來說,有了漁船作為維生工具,他們便可以安居樂業,甚至可以添置一艘「住家艇」,那就是他們安身之所。因此,早年一些放高利貸的「貴利」趁機以「東家」的名義,幫助一些「可靠」的漁民置買漁船;所借給的款項,於每次在漁市場賣魚時扣除三、四成利息。每次除淨本息後,收入只有四成,但漁民都甘心樂意付出,因為他們認為是有人看得起他們、信得過他們,才貸款給他們。況且,漁船認為自己不用出錢而擁有一艘船,對他們來說,這是「東家」的恩惠。

         因此,漁民對事物的看法是多重情過於重理,這根源於漁民的教育知識水平普偏低,往往被人利用及被取利也不知道。上述例子數不勝數,例如靠「中間人」買船、買屋,只給對方現金,其他手續一概不知曉。在交易中,往往給「中間人」瞞騙,「混水摸魚」。比較「有良心」的,只會從中取利;埋沒良心的,便會「錢入光棍手,走夾唔透(夾帶私逃)」!

VI.     漁民福音工作概況[9]

         漁民可說是社會上的邊緣群體、被忽略的一群。然而,基督的愛與關心並沒有忽略他們。在香港,不少專門向漁民傳福音的堂會及宗派,例如香港仔浸信會(1905年)、五旬節聖潔會(1909年)、海面傳道會(1911年)、便以利會(1914年)、中華完備救恩會(1955年)等。這些教會大多位於香港漁民聚居的社區,如香港仔、銅鑼灣、筲箕灣、大埔、西貢、油麻地、長洲、塔門等。

         新中國成立前後,總部原設於廣州的華南水上基督教會(South China Boat Mission1909年),其中「佈光」、「闡光」及「恩光」三艘福音船於1949年九月先後抵港,停泊於油麻地、香港仔及銅鑼灣避風塘,延續向水上人傳福音的異象,後易名為「東方水上基督教會」。

         香港南區往日是一個重要漁港,漁民數目眾多。對教會而言,很有傳福音的需要和價值。但漁民是流動人口,長時間在海上作業,既不會長期逗留在一個地方,也很少到岸上活動。教會實在不易開展傳道的工作。因此有人想出一個靈活的傳道方式,就是發展「福音船」,進行海面傳道。「海面傳道會」於1920年在鴨脷洲開辦義學,教漁民子弟讀書識字。此後十年,逢主日福音船便到別處佈道,會友便在義學聚會。該會還為漁民種牛痘,並先後在岸上設立診所贈醫,使求醫者有機會聽道。這項服務至政府設立醫局後才結束。

         現時在香港仔及鴨脷洲地區作傳道的教會,有田灣的宣道會華基堂及華貴堂、香港仔浸信會、鴨脷洲浸信會及宣道會。但這裡是廣大的禾田,作工的人稀少,漁民福音工作可說是當務之急。一方面,漁民具有獨特的文化、生活以至信仰傳統,教會及差會如何針對這些獨特的群體開展福音工作,並予適切的牧養及教導?另一方面,隨著香港漁業的式微,漁民群體如何及怎樣面對急劇的社會變遷?教會及差會在這方面又扮演怎樣的角色?漁民教會如何在社會轉型中重新立定使命方向?這些都是值得我們作出反省的。

VII.  福音策略之反省

A.        群體意識

         漁民的家族結構薄弱,基於是流動人口,家庭與家庭之間的凝聚力不大,各自謀生,逐水而居。那些被政府安排在屋村或自購岸上物業作居所的漁民,雖然經過數十年的生活變遷,他們的漁民身份意識仍然是十分強。他們分散在不同的社區,卻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維持對「天后」、「土地公」、祖先「神位」等的膜拜。因此,基督的福音要進入個別漁民的家庭,可以說是與偶像和邪靈的對壘。

         根據西貢漁民的報導,西貢有八成的漁民是基督徒。原因是在70年代,有一位傳教士在他們中間,運用「權能佈道」,多人經歷從邪靈的捆綁中得釋放、危疾得痊癒,於是風聲傳開,甚多漁民信主。然而,信主的人很可能把耶穌基督當作能驅邪治病,比天后、土地公、黃大仙等偶像更利害的神明而矣。因此,許多「信徒」仍然依然故我,教會崇拜可有可無,沒有真正悔改得救的經歷。傳道者、教會、及差會如何在漁民中建立真正的基督徒群體呢?

B.         福音策略

         過去一個世紀,海面傳道會及浸信會等在水上人的傳道事工,已經立下美好的根基。當年漁民集中在漁港內,成為傳教士廣大的福音工作目標,福音船及社會福利服務成美好的福音橋樑。經過近代的人口變遷,都市化及經濟的轉形,原有的漁民群體也同時受到衝擊而變更。

         今天要在漁民中建立基督的教會需要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在流動的漁民人口中宣揚基督福音,另一方面是在散居岸上的漁民家庭傳揚主愛。可幸的是,已居住岸上的漁民,都是集中在原有的海灣之內;而出海的漁船也是停泊在居住的海灣內。因此,在過往原是漁港及漁船聚居的海灣,今天同樣是昔日漁民的集中地。他們沒有改變原有的民間宗教信仰,群體意識也沒有多大改變。反之,面對都市代的社會及新遷入的都市人士,漁民都是自卑的一群、被看為低下的基層人。因此,基於上述的漁民群體概念,傳道人可以採取以下所建議的福音策略,作為建立一個基督福音的漁民群體:[10]

1.        傳道者需要對漁類、海產、漁民的生活形態等有認識,方能與他們打開話題及建立友誼。

2.        在海上向漁民派發福音單張、作個人佈道等,需要先考取合適的船主及「大偈」(即機房維修)牌。一艘快艇及牌照猶如岸上的汽車及駕駛執照同樣重要。

3.        海上漁民與一些岸上人士一樣,手提無線電話是唯一的通訊方法。因此,要與漁民建立友誼,必先與他交換無線電話號碼。記住要常常與他聯絡,知道他的行踪。

4.        與教會合作,定下一些日子,特邀一些可聯絡上的流動漁民及岸上漁民,作福音預工的活動,例如野餐、燒烤、茶座、健康講座等。

5.        與政府合作,在漁民的群居地區,舉辦一些漁民的歷史展覽,藉以讚揚漁民在香港歷史上及經濟上的貢獻。這樣可以提高漁民對自我身份的認同,並提高漁民的自尊。這是引領漁民群體悔改歸主重要的一步。

6.        引領漁民離棄偶像及祖先膜拜的傳統而歸向真神,傳道者最好能運用權能佈道的恩賜,幫助他們脫離邪靈的轄制和影響。

7.        新一代的漁民青少年子弟,有許多成為家庭及社會問題,例如毒品猖獗、幫派打鬥等。教會與社區服務社合作,一方面可以為這些青少年提供輔導,另一方面可以舉辦多些青少年活動來吸引他們,從而提供聽信福音的機會。

8.        在許多屋邨內,有許多年長的漁民在晚上聚集在廣場、公園內聊天,細說當年往事。他們正等待神福音大能的拯救,教會需要動員愛神愛人靈魂的肢體,晚上犧牲一些時間出來向這些漁民長者傳福音。他們更需要有耐心地去聆聽長者的心聲。這是一個長遠的福音工作,因為漁民長者佔有三成的人口。

 

結論

         漁民佔了香港歷史重要的一頁,可是他們是往往被忽略的一群。漁民是一個龐大的福音未得之民,有待香港各教會及差會差派適合的人,去到他們中間撒種和收割。漁民一部分生活在流動的漁船上,一部分散居岸上,是一個廣大的禾場,不容易收割。然而,萬軍之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基督的福音要傳遍普世萬民,外邦人的數目要添滿。神所找的,是對衪呼召的回應:「主啊,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參考資料:

  1. 南區區議會編制,《南區風物誌》,南區區議會出版,1996年。
  2. 有關香港漁民資料網頁

 

[3] 近三十年,許多漁民基於收入的穩定性,因而轉移從事海上其他行業,例如海上運輸、海上工程水手或工人、遊艇等,基本上不離開「水面」;但這些人士都可以隨時恢復出海打漁。

[5] 香港人口統計處並沒有分區漁民人口統計,筆者本人是出生於香港仔,對南區的漁民人口只作出粗略的估計。

[6]http://www.cmacuhk.org.hk/version3/mag/mag_monews_43/mag_monews_shadow_43a.htm

[8] 有關漁民的風俗、家庭權力架構、思想與價值觀等,是按照筆者的親身體驗而作出的描述。

[9]香港宣道會區聯會月刊《宣訊》第 43 期,2003 7 月版

[10] 本人同意教會增長之父馬蓋文的群體觀念,以建立一個以漁民為主的教會,作為向漁民宣教的目標。
 

《環球華人宣教學期刊》第九期,2007年七月。